# 鬼月特輯・之十八

名人的意外自殺,總是會再度喚起大眾對「憂鬱」情緒的重視,這兩天看到一篇文章裡面提到,自殺者並不是真的想死,而是「不知道怎麼活著」。選擇自殺,只能解決「當前」的痛苦困境,但肉體的痛苦結束以後,迎來的是情緒意識的束縛(也可以稱作是地獄吧!)如果說死後世界決定於你的意識、認知及死前的情緒心情,那麼,當你在極為痛苦、憤怒、糾結的狀態下死亡,那便會受困於這樣的情緒劇情中,這也是鬼片常常出現的呈現方式:一直重複死前的情節。這幾年遇見的亡魂,當然不乏自殺者的靈魂,自殺亡魂散發的能量真的是超級無比沈重,甚至更多的是「後悔」及「對家人的愧對」,雖然也會把這個經驗告訴想自殺的朋友或個案,對想自殺的人來說,先處理了眼前的痛苦就好,死後痛不痛苦無所謂,甚至還會跟我說:「反正我死後再來找你幫忙就好」,聽到這樣的話,我都會嚴正拒絕:「沒有喔!我不受理喔!🙂」

  ⠀⠀    

有時候,不知道怎麼生的話,那就先直視怎麼死,也許是個好方式。人類社會一直都很避諱談及死亡,認為是不吉利、一個結束,但許多人沒有意識到:當我們出生的那一刻,即是走向死亡的過程。如果沒辦法好好釐清、看清人生的目的地,當然沒辦法好好地經歷每一個事件,那些什麼心靈雞湯、很有智慧、很靈性的話,在你眼裡就會變得很虛空、很不切實際,像是這些:「人生就像一場遊戲,多精彩由自己決定」、「人生沒有白走的路,即使不喜歡,只要好好走,也不會白費。」在找不到生存價值意義的人眼中,就是一坨大便。

  ⠀⠀    

我其實很推薦嘗試「寫自己的遺書」,不論你現在有沒有這樣的念頭,從小到大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想過自殺這件事吧!透過這樣的書寫來重新檢視自己的一生,其實也是一種自我療癒。

  ⠀⠀    

因為自己過去有過憂鬱症的時期(外加恐慌、焦慮症),在那個深淵黑洞的時候,當然有過想自殺的念頭,我甚至是已經想一輪要怎麼做最好,但後來依然是因為覺得「啊…好麻煩...而且連自殺都要造成別人麻煩,算了!」才打住這個念頭,我當時想了一輪:

 

如果去旅館飯店燒炭自殺,這樣會嚇到工作人員,這樣對他們很不好意思。啊還會影響到他們的風評...

(坐在床前看著自己的房間的時候想...)阿,不要的東西要先丟一丟,書...就看誰要送誰好了,啊…還要讓我妹他們收拾,對他們心理負擔真大...阿他們還要照顧爸媽的心情...阿電腦密碼、銀行密碼什麼是不是要先寫好?阿如果自殺了,他們應該很難面對外人的詢問跟指指點點齁...阿...怎麼這麼煩😫...算了。

  ⠀⠀    

類似像這樣看起來很無用的煩惱。

所以我自己在面對自殺念頭的人,我其實都會直接跟他們聊死亡(前提是自己狀態要很ok):你想怎麼死?那死了以後呢?你覺得會怎樣?然後,也會聊聊過去的人生:有什麼是很想做但沒做的?為什麼沒繼續做了?等等;朋友有時候也會遇見周遭有這樣心理狀態的朋友,所以會來問我怎麼回應比較好,很怕使用了不恰當的用語或回應,給予這些回應的前提是你自己本身狀態要ok,不然造成了自己的壓力或負擔也是本末倒置。

  ⠀⠀    

自殺念頭的成因往往很複雜,並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,所以提供協助的方法還是因人而異。如果自己本身有一定的病識感,該看醫生、吃藥的話還是要先尋求這樣過渡期的幫助(像是吃藥補充大腦的血清素),再緩緩地從其他方面(靈性書籍或課程)改善,即使只有一點懷疑自己是不是有憂鬱症,都可以去看看再說,不要等洞越來越大之後,要花更多時間力氣去調整好它。

  ⠀⠀    

最後的提醒,如果相關的新聞有影響到你的心情跟念頭,請真的放下手機、關掉網路電視,不要忘記能量還是能透過網路、畫面、文字的傳播出去的!

 

 

 

~ 2022.08.18

 

💙 個人能量整合療癒的預約請至官方line、instagram或facebook 💙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